——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——
教育行业垂直网站一、实施背景
教育部、财政部发布《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(2021-2025年)的通知》指出:健全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体系和全员培训制度,打造高水平、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、创新培训方式,重点支持骨干教师、专业带头人、名师名校长和培训者等的能力素质提升。
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,教师成长路径单一,教师职业素养、专业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,制约着学校高水平发展,省示范校建设期间,学校制定了《师资队伍建设方案》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
二、主要目标
以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为依托,通过“551”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,重点强化专业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“双师型”教师、教学名师、创新教学团队的培养,打造一支“德高品正、结构合理、名师引领、双师主体”的职教师资队伍,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。
三、实施过程
(一)强化领导,创新培养模式
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全面负责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,制定了《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建设方案》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,探索了通过“五进”(进行业企业、进高校、进赛场、进教研部门、进名师工作室),实施“五法”(培训研讨、校企共育、专业建设、跟岗访学、结对帮扶),让教师达到专业标准的“551”师资队伍培养模式。
(二)“五进”搭建教师成长平台
按照“全员覆盖、重点突出”的思路,围绕师德师风、专业能力、教学能力、信息化运用、教育科研能力方面搭建“五进”培养平台,拓宽教师成长路径。
进行业企业提升教师实践能力。推行专业课教师五年内达半年企业实践,文化课教师每年企业考察调研的工作制度,并作为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。三年来,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达119人次5389天,参加“1+X”专业培训11人次。
进高校提升教师专业能力。学校组织教师进四川交通职院、成都职院、泸州职院、四川航天职院、四川化工职院、内江职院等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、教学改革、课程资源开发、教育科研提升等方面的培训共计207人次,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。
进赛场提升教师专业技能。一是组织技能大赛专题培训3次,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技能大赛水平逐年提升,获省、市技能大赛奖项53项;二是组织教师参加省、市教学能力大赛。三年来获奖13项36人次。
进教研部门提升教师教研能力。学校搭建骨干教师与教育科研部门联系的平台,获取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信息,聆听职教专家专题讲座,开展省级课题研究2个,市级课题研究2个。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,市级教学成果奖3个。
进名师工作室提升教师教学能力。骨干教师傅洪成、李刚等加入尹福泉鼎兴名师工作室,傅洪成同志负责该名师工作室内江工作站的工作。邓盛斌同志加入赵晓鸿名校长工作室,参加四川省第二批卓越校长培训学习。
(三)“五法”构建教师成长立交桥
培训研讨提升全员素质。通过全员校本培训,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及返校再培训,实现培养与带动共成长的目标,提升全校教师素养。
组织跟岗访学提升教学及管理能力。学校组织骨干教师103人次到省内优质中职学校——成都工程职校、成都中和职中、成都汽车学校、成都现代职校、宜宾南溪职中跟岗访学,提升了教师专业建设、对口升学教学、专业部管理、德育管理等方面的能力。
依托校企共育提升“双师”素质。依托校企合作平台,开展教师企业实践、企业调研;依托校企深度合作中企业技师驻校教学的优势,开展专业课教师与企业技师的结对帮扶38对。
参与专业建设提升专业能力。示范校建设期间,3名专业带头人担任任务组组长,15名骨干教师成为项目建设核心成员,36名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建设,72名教师参与“项目过关制”教学模式改革。通过深度参与专业建设,教师专业建设能力明显提升。
开展结对帮扶助推青年教师成长。三年来,开展青年教师结对帮扶25对,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,定期开展帮扶研讨,注重平时工作中的交流与指导,让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。
四、条件保障
为确保“551”师资队伍培养落地落实,实现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养的预期目标,学校从机制、经费等方面全力做好保障。
五、建设成果
三年来,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,初步建设了一支“结构合理、德高品正、能力突出、技能精湛”的师资队伍,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。
“551”师资队伍培养模式为专业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青年教师、“双师型”教师的培养搭建了平台,拓宽了路径,促进了各类教师的逐级达标。
教师团队结构的优化,专业素养的提升,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科研成果的积累。
1.示范校三年建设,“551”师资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校师资素养,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。下一步,学校高质量的发展更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。
2.师资队伍培养过程中,需要解决好培训与教学之间的矛盾,特别是紧缺学科教师的培训需要做好合理的规划。(傅洪成)